【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在行动·乡镇篇】
滕州市官桥镇:
创新“433”工作模式
赋能生态公益岗提质
今年以来,滕州市官桥镇依托境内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公益岗位开发管理作为推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的有力抓手,创新实施“433”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新路子。
做好“四个结合”,推动岗位开发“精准化”
一是与“镇村共建”相结合。聚焦打造城镇区域服务中心、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人文景点示范片区,提升镇村环境品质,开发村容保洁岗39人、道路管护岗12人,为建设望山见水忆乡愁的乡村充实一支专职化的服务队伍。二是与“生态共美”相结合。依托境内5条河流、20座山头,围绕提升AAA级薛河湿地景区管护水平,巩固全域生态屏障,开发水利管护岗40人、山林防火岗19人、环境保护岗35人,助推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并进。三是与“文旅共融”相结合。聚焦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质效,开发管理服务岗53人。立足加强74处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维护工作,开发文物保护巡查岗11人,助力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四是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围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开发乡村网格员岗7人,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通过开发4大类8种岗位,安置就业216人,每村2至7人不等,实现6类重点困难群体全覆盖。
把好“三个关口”,推动安置流程“规范化”
一是严把程序“促公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用好“一公告、二申请、三评议、四审核、五审批、六公示、七培训、八上岗”的“八步工作法”,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充分宣传政策,严格上岗程序,镇纪委全程介入、部门大数据联审,扎牢流程管理关口,确保每一个公益性岗位都成为公平岗、公正岗、公开岗。二是精准匹配“增效能”。推行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排序机制,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22人、残疾人35人。建立公益岗人力资源库,按照岗位需求、人岗相适要求,精准匹配筛选,大大提高队伍创建效能。三是分类培训“强素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全技能培训制度,聘请第三方培训机构,针对不同类别公益岗位要求,在全市率先对岗位人员集中开展职业道德、业务技能、专业技术等培训,并建立以老带新传帮带工作机制,确保上岗即用。
建立“三项机制”,推动运行管理“精细化”
一是强化人岗“双实名”。压紧压实镇村责任,坚持村为主体、镇村统管,将上岗人员信息等,全部录入全省统一的公益性岗位精准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实名制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加强数据比对校验,做好岗位和人员“双实名”管理,全面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情况和领取补贴情况,从根本上杜绝“虚报冒领”“吃空饷”现象。二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全员考核机制,对生态公益岗组织管理人员、上岗人员采取随时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跟踪考核管理,确保“有岗、有人、有责”。将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成效,纳入年终评先树优范畴,创新开展“十佳公益性岗位”评选活动,激励人员履职尽责、比学赶超、争当模范。三是待遇保障“不断档”。规范公益岗资金使用管理,严格专款专用,保障上岗人员岗位补贴及时发放、足额兑现,确保上岗人员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畅通退出渠道,做好动态管理,对退出公益性岗位后生活困难人员,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政策有衔接、帮扶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