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水而设 如水润民 峄城区古邵镇全力打造 “七色生态公益岗”品牌

作者:枣庄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来源:枣庄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时间:2022-03-23
分享到:


为水而设 如水润民

峄城区古邵镇全力打造七色生态公益岗”品牌


峄城区古邵镇辖区内拥有18.1公里运河和“三横六纵”九条水系,可以说是因水而兴、因水而胜、因水而强。在落实城乡公益岗位扩容提质工作中,古邵始终秉持“生态保护与共同富裕统筹推进、巩固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念,围绕“水资源”,立足“水生态”,做足“水文章”,以如水品格、若水情怀、滴水精神,创新打造了“七色生态公益岗”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古邵特色的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之路。

一、坚持红色引领设岗。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快部署、快落实、快上岗,切实把公益岗位扩容提质做出口碑、树立榜样、深得民心。高规格推动。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生态公益岗开发领导小组,建立镇级领导小组+村级党支部+生态管护员的三级体系,按照“顶格推进”的工作要求,立足群众需求、精心周密部署。全流程推进。坚持“按需设岗、一岗一人、动态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认真筛选开发公益性岗位对象,严格执行聘用程序,按照严把“四大关”走好“七小步”的工作步骤,对人员梳理、报名申请、民主评议、村级公示、签订协议、安排上岗等全流程进行推进。专班式推行。成立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专班,建立6人组成的镇级公益岗服务驿站专职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常态化包靠机制,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和日常督导检查。

二、坚持绿色添彩定岗。贯彻落实省委李干杰书记来枣调研关于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的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生态公益性岗位。设置生态保护岗。结合“山水林田大会战”,聚焦“三横六纵”水系和13万亩耕地资源优势,设置公益岗位105个,使地、水等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设置生态恢复岗。结合“林长制”,实施镇村兴绿工程,设置公益岗位132个,重点围绕水系两侧开展植树造林,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进行“四旁”植树,做好“造林护林兴林”文章,为镇域增绿添彩。在今年312日植树节,动员公益岗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15万株。设置生态开发岗。结合“鲁南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项目,统筹运河湿地生态资源,设置公益岗位30个,挖掘整理闸文化、运河码头文化,开发独具运河特色的湿地公园,建成沿运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区,形成与台儿庄古城、微山湖一河相通、相得益彰景观带。

三、坚持蓝色护航明岗。明确生态公益岗位“水卫士”的属性,探索群众增收和水生态改善“双赢”的有效路径。实施护水行动。重点开展河道日常巡查,摸排各河道、河段的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建立巡查台账,协助清除河道沿岸违章搭建建筑物,恢复河道水域岸线。实施治水行动。重点开展河道水面保洁,打捞河面垃圾和浮萍杂草等漂浮物,及时清理岸坡、堤顶路、边沟内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监管;开展鱼苗放养,控制水生植物生长,净化水质、改善水体。实施兴水行动。重点推动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负责维护小型防洪排涝设施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着力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成集防洪、灌溉、生态供水、休闲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走廊,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四、坚持黄色大地履岗。积极做好结合文章、协同发力,推动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效应发挥更加充分。与“示范区”相结合。把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工程纳入“古运梦河”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人才‘引育带’”实施计划,建设成为古邵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引擎。与“文化带”相结合。借助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契机,依托生态公益岗,在做好护水、治水、兴水文章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保护大运河文化资源,实施一批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助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镇。与“河长制”相结合。设立生态公益岗将有力协助各级河长做好河湖管护,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助力“三横六纵”水系变得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最终实现建设“秀美河湖、靓丽古邵”的目标。

五、坚持青色服务管岗。在程庄设立生态公益岗培训基地,为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困难就业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贴心化培训。依托公益岗服务驿站,精细化设置培训课程,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困难群众工作能力,确保人岗匹配、人岗相宜,助力实现稳定就业。动态化调整。定期分析研判公益性岗位人员家庭收入情况、健康情况等,对身体不适、准备外出务工人员等进行分析研判,按照流程对岗位人员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公益性岗位安置精准度。差异化考核。针对不同岗位,分类明确工作绩效,建立激励关怀机制,采取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经常听取岗位人员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六、坚持金色科技助岗。围绕“4+2”人群,建立生态公益岗人才库,落实“三化”机制,实现岗位管理更加高效。数字化运营。借助“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完善生态河道管护员日常保洁、日常巡查、信息反馈等工作考核机制,规范保洁巡查行为,实现水域岸线、水环境、水资源云端监管保护。信息化管理。依托公益性岗位精准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做到岗位和人员“双实名”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吃空饷”等情况。智慧化服务。融合多媒体,依托爱山东APP、峄览APP等群众接受度高的载体,开发了“七色生态公益岗”端口,定期更新用工单位需求,将线上与线下结合,为用工就业双方提供互联网平台。

七、坚持橙色文明爱岗。探索乡村振兴“古邵路径”和画好新时代文明“同心圆”,助力实现最大价值。实现个人价值。设置公益岗位给困难人群、残疾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重新找回了个人价值,提升了个人成就感、归属感。实现家庭价值。集中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拓宽了家庭收入渠道,形成就业一人、幸福一家的良好局面。实现社会价值。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扩大就业,一方面解决了102公里的“三横六纵”河流的生态保护大量人力需求缺口,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已经脱贫的211147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