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强化培训促就业成效,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日前,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将今年确定为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基础管理年”,围绕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补贴、风险防控、绩效评估、业务资料等七个方面,全面加强基础管理。
培训机构目录管理方面,将健全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遴选备案、监督管理、进入退出机制,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开展承训机构年度评估工作,针对承训机构教学实施、班期管理、特色培训、培训效果、后续服务等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取消下年度遴选资格。
培训对象管理方面,严把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关口,坚持“凡补必进,不进不补”的原则,依托省就业人才信息系统,全面落实补贴性职业培训从报名、开班、培训、证书发放、资金申请到补贴发放全过程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加大数据信息比对力度,对培训补贴享受人员,建立系统预警、大数据比对、信息协查“三位一体”全面核查工作机制,切实精准识别人员资格条件。
培训过程管理方面,建立培训项目真实性完备性审核制度,线下培训全部实行开班审核,培训过程至少实地检查一次,首次开展补贴性培训的机构和企业,实地核实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条件。建立日常和专项相结合的培训检查制度,围绕培训内容、学员考勤、教学时长等重点,采取问询、听课、查阅资料、随机抽查、电话抽查、平台监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培训检查力度。
培训补贴方面,将紧盯报名开班、结业考核、补贴申领、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狠抓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考勤记录等关键要素审核,严格做好补贴信息公示,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过程、培训质量和培训补贴资金申领发放等常态化跟踪管理和评估,切实保障培训资金安全和使用效能。
风险防控方面,充分运用“技防、人防、群防、制防”四位一体综合手段,加强全方位全流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构建“培、管、审”相分离、全程监管、“初审-复核-公示-审批”补贴发放四级审核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业务流程控制等制度,对开班审批、补贴审核、补贴发放等重点环节,专人专岗,坚决杜绝一人通办。
绩效评估方面,将围绕政策制度落实、补贴性培训机构管理、补贴性培训项目组织实施、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等事项,强化绩效评估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工作体系,采取随机抽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所有补贴性培训班期开展自我评估。
业务资料管理方面,制定出台《职业技能培训业务资料管理工作细则》,进一步落实职业技能培训业务资料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标准化的业务资料收集、整理、归类与保存工作体系。按照“一期一档、一事一档”的要求,收集整理培训业务资料,按班期建立培训资料,确保资料规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