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聚焦” 强化“四个精准” 壮大“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时间:2021-11-30
分享到:

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技能人才是重要支撑。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必须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坚持“四个聚焦”,强化“四个精准”,着力加强“6+3”现代产业体系技能人才培养,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社会各方参与、劳动者积极进取的技能人才发展新格局。

一是聚焦“量”的突破,精准健全制度体系相继出台《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枣庄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枣庄市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关于开展“名师带徒”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修订《枣庄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初步形成远期规划与近期举措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特色开发相配套、领军人才与技术工人共培共进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进阶式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全面实现“量”的突破。“职业技能提升3210计划”,利用3年时间,安排2亿元扶持资金,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目前已完成培训18万人次

二是聚焦“质”的提升,精准提升培训质效高技能领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聚焦“6+3”现代产业及龙头骨干企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坚持高端高效、引育并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技艺、能够突破关键技术、解决企业重大难题、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精尖缺”技能领军人才。7月14日成功举办企业新型学徒制高端化工专场培训,为兖矿鲁化、山东神工等企业培训322人;7月26日举办全市“6+3”现代产业技能人才专场培训班,威达重工等8家企业与滕州高级技工学校等4所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培训合作。将高级工纳入“金蓝领”培训范围累计培训高技能人才1305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累计联合培养企业职工408人。

三是聚焦“面”的覆盖,精准搭建平台载体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平台载体孵化。全面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培训基地建设,着力扩大各类技能人才覆盖面。推动成立“技工教育集团”,组建集教育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合作联盟,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技工院校和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山东省技师工作站4家、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4家。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加强产业对接、优化专业设置,2020年实现全年招生6653人。

四是聚焦“效”的提升,精准激发人才活力加大典型培树力度,推进技能品牌创建,着力办好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擦亮“技能强市”品牌,全方位、多层次运用和展示技能人才成果,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关爱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领军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每年组织开展“枣庄市首席技师”选树活动,管理期内市政府津贴由每月500元提高到800元;打造“鲁班传人”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每年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涵盖28个比赛工种,超过3000名选手参赛,已有256名选手获奖。积极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国家、省级比赛,山东化工技师学院项东雪获得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在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39家企业已完成省级备案。2020年,全市共计32734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684人通过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3978人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