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人社局创新推行“听竹”工程,构筑劳动人事争议柔性化解新格局

来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时间:2021-10-22
分享到:

今年以来,枣庄市人社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实施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着力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全面构建一体化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调解处理体系,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进一步擦亮了枣庄“暖心仲裁”品牌。

一窗受理  “零距离”倾听诉求

“听竹”工程的理念源自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坚持将非诉讼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乡镇(街道)、企业设立“听竹窗口”,配备“听竹专员”,建立“一窗受理、接诉即办、分类施策、协调联动”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处理机制,探索健全非诉讼争议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协商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于萌芽状态,省政协领导对此给予批示肯定。

今年,全市首批在8个乡镇(街道)、17家企业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暨金牌调解组织建设,配备“听竹专员”150余人,设立“同心圆”“张鹏”等以团队、个人名称命名的品牌调解室53个。

接诉即办  “零缝隙”化解争议

对听取或受理的当事人诉求,“听竹专员”马上进行办理,全市65个乡镇(街道)全部应用“互联网+调解”平台,实现优先调解、就地调解、全程调解。某信息技术公司员工韩某与公司产生纠纷,“听竹窗口”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分配调解员,半天内即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围绕“易推广、好运转、有成效”的目标,枣庄市研究制定“听竹”工程暨金牌调解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指导手册》,对“听竹”工程暨金牌调解组织建设的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及协商范围、流程等10大项内容进行了规范,对《协商和解协议书》《调解申请书》《调解协议书》等8个常用文书进行统一,健全完善告知引导、咨询登记、调解处理、回访反馈等10余项工作制度。

分类施策  “零负担”减轻诉累

针对不同争议纠纷,枣庄市坚持分类施策,不断优化协商、化解方法。对未出现的争议强化预防,“听竹”工程采取主动排查、征求意见等方式,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沟通协商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已出现的争议优先协商,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内部协商机制,及时解决出现的争议,实现“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公司”。对协商不成的争议加强调解,按照时限要求转到调解组织或品牌调解室进入调解程序,最大程度地调解争议,努力使劳动人事争议在基层、企业内部得到解决成为绝大多数,申请仲裁的成为少数,提起诉讼的成为极少数。

为促进各种类型争议纠纷的有效化解,枣庄市全面推行“纵向+横向”联通、“线上+线下”联动、“实体化+奖补”联用的“三联工作法”,构建了“听竹”窗口、品牌调解室、金牌调解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站“四位一体”调解工作格局,着力加强协商、调解、裁决无缝衔接,让当事人的争议纠纷实现“有处可诉、有人可调”。

协调联动  “零障碍”共筑和谐

枣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把“听竹”工程和金牌调解组织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探索,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定期督导、信息通报等工作制度。

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深入开展仲裁员联系企业活动,组织35名专职仲裁员联系183家企业,充分发挥联络、调研、指导、宣讲、调解“五员”职责,指导企业探索建立规范的争议内部协商解决机制。

建立部门统筹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联动工作办法》,在乡镇、村居与司法部门联合设立调解中心、联调工作站。充分发挥市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等职能优势,成立“三方四家”联合调解中心。市仲裁院、市总工会联合吸纳社会组织枣庄市惠工调解委员会成立专业性品牌调解室——顺和调解室,实现“用专业人,干专业事”。“听竹”工程实施以来,共受理协商、调解案件369件,成功化解366件。

: